close

  本報記者 茅冠雋
  “公司成立已半年多,只做成4筆業務。最大的一筆業務收了4000元,可公司一年的網費就要4000元。這樣下去,公司怎麼維持?”
  在上海華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經理辦公室里,公司監事蔡宸華坦陳企業的困境。29歲的諸曉鳴是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此刻他端坐在椅子上,右手食指輕敲桌面、苦苦思索。
  諸曉鳴,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02,屬於“一級盲”;而蔡宸華和其他兩名合作伙伴,也都是視障人士。
  殘疾人就業難,創業更難。雖然,幾乎每個公司在初創時期都會遇到各種難題。但對於諸曉鳴的公司來說,要剋服這些困難,需要付出更多艱辛和努力。
  怎樣讓人“看得上”
  經理辦公室里的幾張桌椅、會議室里的投影儀和工作室里的幾臺電腦,這些就是華曉公司的全部 “家當”。這家註冊資金只有3萬元的公司,承載著4位盲人的“創業夢”。公司成立後,怎樣贏得客戶信任、不讓客戶戴著“有色眼鏡”看待自己,成了諸曉鳴團隊面臨的首要問題。
  華曉公司成立至今,做的都是網店裝修、軟件設計等個人業務,這離諸曉鳴的預期有點遠。諸曉鳴及其團隊曾先後開發盲人棋牌娛樂平臺、無障礙化網游“異界大陸”,棋牌平臺和網游各有上萬視障人士用戶。他認為,以自己的實力完全可以承接企業業務,如幫企業開發管理系統、為企業設計無障礙網站等。“可小公司一般不需要這樣的服務,大公司又看不上我們。”
  難以被“看上”,是大多數殘疾人開公司遇到的難題。普陀區殘聯勞動服務所副所長魏峰坦言,殘疾人開公司做生意,難以得到客戶信任,因此競爭力普遍較差。
  如何改變社會認知,提高競爭力?在盲人創業者楊奕看來,跳出殘疾人的“固有圈子”,與健全人組成團隊且明確分工,是這一問題的解決之道。
  36歲的楊奕開辦的愛作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請了上海音樂學院專業老師進行授課,讓小朋友們參與音樂劇表演。在公司團隊成員中,楊奕自己負責行政和財務,兩名音樂劇碩士專業畢業生負責演出、教學、劇本改編等,另外還有一名商業地產人士專門負責市場運營。
  “殘疾人固然能做很多事,但有些事確實是讓健全人做效果更好、效率更高。跳出‘固有圈子’,與健全人一起組成團隊,把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做好,這是公司生存的基礎。”楊奕說。目前,“愛作劇”公司運作較為順暢,受到了家長與孩子們的歡迎。
  此外,殘疾人創辦的公司在理念、資源上,同樣應學會取長補短。目前,普陀區已成立“殘疾人創業就業互助聯盟”,集中提供開業指導、政策咨詢、資源共享、項目合作、信息交流等服務,並通過該組織的輻射效應讓區內大型企業與殘疾人企業結對,提升殘疾人創業者整體實力。目前,這個聯盟已吸引十幾名已創業和有意向創業的殘疾人,區工商聯相關人員也加入其中,為殘疾人開拓業務牽線搭橋。
  如何念好“生意經”
  開拓圈子是一把“雙刃劍”:有更多機遇的同時,難念的“生意經”也攤在了殘疾人創業者面前。開展業務過程中,諸曉鳴等人逐漸認識到了“生意場”的複雜和殘酷。
  一次,有客戶拿著一個開發文檔來到公司,要求諸曉鳴為他設計一款“小區停車助手”軟件,用於緩解小區“停車難”。“我覺得創意不錯,但客戶提出的要求太苛刻了。”諸曉鳴說,客戶提出只有在項目盈利後才能支付軟件設計費用,願意支付的資金僅為盈利部分的1.5%。“這樣的業務風險太大。我們權衡再三,最終沒有接。”
  半年多來,諸曉鳴接待了不止一位這樣的“不靠譜”客戶,也曾險些吃虧,但最終都化險為夷。
  公司能在“商海”中不“翻船”,蔡宸華功不可沒:他的父親是一名經偵警察。從小對各類經濟騙局耳濡目染的他,自然成了公司的“法務”人員。
  面對難念的“生意經”,殘疾人企業該如何應對?放平心態、誠信服務,這是上海新騰彩印包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家新的心得。
  魏家新是一名聾啞人,1981年開始自主謀生。從字畫商販到彩印公司業務員,再到如今的企業董事長,對創業路上的艱辛坎坷他一笑置之。“聾啞是各種病癥中的一種,我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特殊,也不要求什麼特殊待遇。碰到有人懷疑我時,我願意拿出更多誠意,不能碰到挫折就退縮。”魏家新通過微信告訴記者。
  曾有一家台資企業對新騰公司的業務能力有懷疑,合同遲遲簽不下來。魏家新誠懇地邀請對方來自己公司參觀。最終,台商被魏家新打動,如今這家公司已是新騰公司的長期客戶。
  為幫助殘疾人更好地應對“商海”中的“風浪”,政府部門和殘疾人組織也在不斷努力。目前,全市共有持證殘疾人38.5萬人,有約1.4萬人是以個體工商戶等形式進行自主創業。在政策方面,市殘聯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了八項殘疾人就業保障政策,其中一項就是調整殘疾人個體工商戶業主開辦費補貼,將標準調整為現行標準的兩倍。此外,各區對殘疾人創業也有扶持補貼政策。
  在幫助殘疾人創業者的過程中,政府和殘疾人組織也在逐步改進和完善。“我們發現自身工作中,對工商、稅務、創業園區等出台的促進創業政策瞭解掌握還不夠;另外,殘疾人創業初期會遇到很多實際操作上的問題,鑒於人員、專業知識、工作職能的限制,無法提供專職、全程式指導服務。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自身的工作方法、策略也在不斷改進。”一名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怎麼擺脫扶持“拐杖”
  政府、殘疾人組織和社會力量提供的幫助,畢竟不能成為殘疾人創業者解決一切困難時的“靈丹妙藥”。魏峰告訴記者,普陀區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和華曉公司簽訂的扶持協議為期兩年。兩年之後,公司就不再享受基地提供的各種優惠條件,需要“自力更生”。“我們提供的幫助,好比是‘拐杖’。殘疾人企業要想真正走得遠、走得快,必須扔掉‘拐杖’。”
  怎樣才能擺脫扶持“拐杖”?蔡宸華告訴記者,最重要的是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心安理得地享受別人提供的照顧和幫助。“雖然我們是殘疾人,但在生意場上和正常人是一樣的,我們也希望平等地參與商業競爭。”
  儘管公司開張至今仍未實現盈利,各種經營成本讓諸曉鳴捉襟見肘,但他們“固執”地保持著這樣一個習慣:每每有客戶到公司來咨詢業務,到了飯點,諸曉鳴總會請客戶吃飯。由於公司資金拮据,有時候只能請客戶吃盒飯。“公司雖然小,但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做生意就要有做生意的樣子。”諸曉鳴這樣解釋他的“堅持”。
  楊奕也持同樣的觀點。他告訴記者,在公司運營過程中,最開心的就是合作伙伴沒有把自己當殘疾人。“在創業這件事上,殘疾人和健全人不存在孰強孰弱的問題,我們自己也不能將自己放在弱勢群體位置上。如果總是渴求幫助和優待,那公司肯定不會長久,要讓自己的心態從‘舒適區’走出來。”
  對於將來,楊奕有著美好的憧憬:想和團隊成員一起,開一個國際性的音樂學校,把國外優秀音樂教育模式引入國內,最終做出一些原創的優秀國產音樂劇。和楊奕一樣,諸曉鳴和他的伙伴們也對自己的公司很有信心。目前,華曉公司承接了上海一所高校“手機錢包管理系統”和部分無障礙網站的開發項目,併在嘗試拓展盲人無障礙電器項目。“我相信公司前景會越來越好!”
  (原標題:擺脫扶持拐杖,事業才能更長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95yogel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